村网通总站 界沟村 jiegou.nync.com 欢迎您!
虞城网讯 (通讯员 何文学)“老王这两年发了!”虞城县稍岗镇韦店集村村主任杜红旗这样说道。
老王就是现年63岁的王运军,曾当过村小学民办老师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他只能赋闲在家,麦茬棒,棒茬麦,一年到头伺候着那一亩多地,刚能顾住嘴。2014年夏天,经本人申请,被村里评为贫困户。
戴着贫困的“帽子”,老王感到脸上无光,就一直想做点什么生意,但却苦于无资金来源,也吃不准做什么项目好。
这两年,韦店集村作为一个贫困村,成功地蝶变为美丽乡村,大建设真是一日千里,在当地小小地火了一把,成为全县首屈一指的示范典型。先是人民日报社作为定点扶贫村,后又由商丘市商务局派驻了第一书记,村容村貌不但焕然一新,老百姓的精气神明显振作,且又在村中心建了扶贫车间。而这个扶贫车间是立足于当地钢卷尺产业发达的地方优势,这两年势头迅猛,一个稍岗镇年产钢卷尺12亿只,占全世界总产量的80%以上。能不能借助这一优势,走自己的脱贫之路,老王不断地思索着。
说起来,老王在村还真是一个能人,街坊邻居谁家的风扇不转了,谁家的抽水电机不出水了,谁家的电灯不亮了,到他那儿三下五除二,几下就摆弄好了。老王为人实在,乡里乡亲的,都是义务帮忙,从来没有提起过要钱的事。
村里刚建好扶贫车间那阵子,一个规模不小的钢卷尺企业很快入驻,手工组装钢卷尺需要一些简单的设备。老王家离扶贫车间只有二三十米远,出门几步就到了。他看到那个简单工作台,陷入了深思。
于是,老王翻出来家里扳手钳子螺丝刀等家伙事,先找来一木板,又把扔在院子墙角一个不知道多长时间的旧电动缝纫机,拆下了电机,自己鼓捣起了钢卷尺工作台。
就这样,老王把自己关在家里,反复试验,反复研究,他一次又一次地失败,一次又一次地改进,历经一个多月,工夫不负有心人,他终于成功地“发明”了自己的“智能化”钢卷尺组装工作台,配装了电动感应器,自动抽条子,自动停止,减少了人为误差,节省时间和人力。
之后,他请来加工钢卷尺的老板到他家去“现场观摩”,果然不出所料,使用方便,操作简单,一看就懂,一学就会,效率却大大提高。老板当场拍板买了他的设备。那几件旧东西,经过他那双神奇的双手改造,卖出了六百块钱,让老王激动不已。
接下来,老王从网上购置了一批缝纫机专用电机,开始批量生产。他这个设备在世上独一无二,很快红起来了。上个月,老王成功把设备出口到了韩国,经过包装美化,每台卖到了五千块钱。韩国老板一口气要了六台。这一笔生意赚了成万的。
老王在村里一鸣惊人。村扶贫干部听说了老王的事迹,专门找上门来,不仅提供政策支持,帮他申请小额贷款,下一步准备帮他申请专利。老王的设备市场前景无比广阔,老王的致富梦一步步地成为了现实。
“良田百亩,不如薄技在身。”这是老王家门口的家训牌上的一句话。老王的致富梦展示了当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希望,正如人民日报社来此采访的那样,在这里,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曙光。
责任编辑:张 岩